返回

大明第一公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章 您也真看得起我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就这时,朱标也上前低声道,“父皇,二丫头说的对,那几名御医罪不至死。”

    “罢了!”

    朱元璋叹口气,“死罪可免活罪难逃,那些个庸医,全部发配甘肃充军!”

    说着,他又看看李景隆,再次叹气,伸手把李景隆拽起来,“你这孩子,打小就性子淳朴厚道!哎,你李家都是忠厚人呀!”

    随即,他沉思片刻,“传旨!赏曹国公李景隆...蟒袍一件!”

    ~~

    夜色再次笼罩人间,风中带有几分春寒。

    曹国公府内灯火重重,却又寂静无声格外安静。

    灵堂中,守灵跪了一天的李景隆,轻轻捶打着酸麻的腿脚。在他的身旁,年仅七岁的二弟李增枝,还有刚满五岁的三弟李芳英,已经带着泪痕昏昏沉沉的睡去。

    “史书记载,李文忠故去之后,洪武皇帝朱元璋视李景隆三兄弟为肺腑之亲,亲自教导与皇家子孙无异。”

    李景隆看着那两张稚嫩的脸庞,心中暗道,“李增枝和李芳英年幼,被朱元璋叫到宫中和皇子皇孙一块读书。有一次,朱元璋在华盖殿考核朱家龙子龙孙和李家兄弟的功课,年幼的李芳英因为读书好,让朱元璋龙颜大悦!”

    “并且亲手用他随身的玉罗手帕,包了点心让李芳英带回家吃!这样的恩宠,从来都只仅限于朱家龙子龙孙之中。而那方手帕,也被李家人当做传家宝,供奉了五百多年。”

    “待到李家兄弟长大之后,不但李景隆本人高官厚禄,他两个弟弟一个官居五军都督府前军都督,一个官居凤阳中都正留守。如此皇恩浩荡,已是无以复加!”

    心中想到此处,李景隆轻声开口,“来人!”

    守在灵前的李老歪快步上前,“公爷,您吩咐!”

    这一声公爷,听在李景隆的耳中还微微有些不适应。

    其实按照原时空的轨迹,他是在三年之后,洪武十九年才得以继承爵位。

    “二弟三弟年岁太小,身子弱,经不起折腾!”

    李景隆轻声道,“把他们抱下去,让奶娘照看着,让他们好好睡觉!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李老歪答应一声,蹑手蹑脚的带着几名曹国公的老兵,抱起两个孩子,转入后堂。

    李景隆脑中浮现起白天时朱元璋的身影,继续暗道,“洪武皇帝最看重的就是亲情和孝道,想要抱紧他的大腿,一定要做个好儿子,好大哥!”

    就这时,他余光忽然瞥见母亲毕氏带着几个丫鬟和老妈子,缓缓走入灵堂。

    李景隆忙起身道,“母亲,您怎么还没歇息?”

    “哎,我哪能睡得着?”

    毕氏看着李文忠的棺椁,又是眼前一红,拉着李景隆的手,“儿呀,随我来,娘有话跟你说!”

    “儿呀,你也熬了一天了,水米未进。我特意给你煮一碗疙瘩汤,你趁热吃些!”

    偏厅之中,毕氏亲手从食盒中捧出一碗热腾腾的疙瘩汤,放在桌上。

    “有劳母亲了!”

    李景隆从丫鬟的手中接过汤匙,轻轻搅动,然后食不知味的放入口中。

    “咱们娘俩还这么气干什么?”

    毕氏看着儿子的侧脸,然后拿出手帕,轻轻擦拭着李景隆的额头,低声问道,“疼吗?”

    “不疼!”

    “哪能不疼!”

    毕氏满眼都是心疼,“白天时候看你给皇上磕了那么多的头,脑门都肿了!”说着,叹口气,“哎,你爹要是跟你一样多磕多说好话,何至于走的这么早?”


第四章 您也真看得起我。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